青樹明子
  中新網3月3日電 日經中文網3日刊發特約撰稿人青樹明子撰寫的題為《神戶南京町的中國人》文章,講述了19年前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發生後,當地日本人被在日華僑華人強韌的生命力以及扎根海外的團結和褐藻醣膠互助精神所感動。
  文msata章摘編如下:
  到2014年1月17日,阪神淡路大地震已經過去19記憶體周年。在眾多哀傷的記憶中,有一件我喜歡的趣事。那是我從作為朋友的記者那裡聽說的事兒。
  1995年1月18日,地震之後的第二天早上。神戶的街頭一片寂靜,由於系統傢俱突然襲來的悲劇,人們陷入了茫然自失的狀態。在嚴冬的日子里,甚至電、煤氣和自來水都停了,人們的內心也感到一片冰冷。
  在這種佈滿瓦礫的街頭的一個角落,突然升起讓人感覺ssd固態硬碟溫暖的熱氣。好像是南京町附近。
  朋友很快就趕到了那裡。
  南京町就是神戶的唐人街。那時已沒有往日的喧囂,其中還有已經倒塌的店鋪。在一片肅殺的空氣中,飄蕩著溫暖的熱氣以及沁入五臟六腑的香氣。那是肉包子的味道。
  在巨大的蒸籠之中,聞名唐人街的肉包子放出熱乎乎的蒸汽。在沒有電和煤氣的情況下,利用木材升起了火。而製作這些肉包子的是一位四十多歲年紀的華僑男性。
  是在地震中沒有遭災?還是第一時間就恢復做生意了?朋友朝著一聲不響蒸包子的男性問道,
  “這麼快就做生意啊?地震是否造成損失了?”
  那位大叔若無其事地這樣回答。
  “不是,就在剛纔還在瓦礫下麵埋著呢。”
  怎麼可能?
  “剛剛被救出來。”
  真讓人吃驚。朋友脫口而出的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
  “最好要休息一下!”
  大叔淡淡地回答道,“意氣消沉不是也於事無補嘛。力所能及的事兒還是要做的。為了重建家園,首先應該相互幫助。”
  大叔像白給一樣給了朋友珍貴的肉包子。朋友頓時被中國人強韌的生命力以及扎根海外的華僑那種團結和互助精神所感動。
  在失去房子、失去親人、甚至是喪失希望的人們心中,這句話是多麼強有力和堅韌不拔啊。
  在地震過去半年後,我隻身一人來到中國北京。當時我既不會說中文,在北京也沒有熟人。雖然距離日本很近,但北京仍然是異國他鄉。我時常差一點兒就被不安和孤獨所擊垮。每當這時,浮現在我腦海中的是在地震後的街頭,一位中國人向人們發放肉包子的身影。
  在中國,獨生子女這代人經常被認為精神力量很弱。但是請回想一下,中國人的起點就是南京町充滿生命力的身影。
  青樹明子: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等。譯著《蝸居》等。  (原標題:日本神戶南京町的中國人:團結互助精神感動日本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q76uqeg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