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作為國家公祭日舉辦地與南京大屠殺事件的見證地,南京人民對和平帶來的福祉與戰爭造成的災難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和平作為一種時代精神、一種特殊的文化,我們應該大力催生積極弘揚,以和平文化的理念來指導城市建設,在城市外交中塑造國際和平城市品牌,使“和平”成為南京國際交往中的城市新名片,成為南京世界文化名城建設的新抓手,提升和平南京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當前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公祭日重要講話精神,對歷史、現實、未來要有更加清晰的認識。銘記歷史、緬懷先烈、面向未來、圓夢中華,這應是對抗戰時期死難同胞的最好紀念!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南京從上世紀80年代起,已經建立了一批以和平為主題的博物館和紀念碑、和平廣場等,這些和平文化設施成為對內宣傳和平的重要窗口,對外和平交流的主陣地,為和平南京的硬件設施建設打下了一定的基礎。要進一步保護與南京大屠殺相關的遺址遺跡,不僅僅要豎立紀念碑,還要建立相關紀念場館,建設一批與和平相關的硬件設施。
  圍繞和平文化來規劃城市建設和佈局。在建築風格,街道、園區、景點命名等各個方面,堅持以和平文化為主題,體現和平文化特色,形成獨特個性和比較優勢。如建設南京國際和平博物館、和平公園、和平廣場、和平紀念碑、和平雕塑、和平學校、和平醫院及以“和平”為命名的道路、橋梁等。
  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樹、花卉、鳥類等植物或動物,給予具有和平意義的命名,如來自日本的紫金草、丹麥的辛德貝格玫瑰等。營造一個良好的和平氛圍,讓人們在無意識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和平文化的熏陶與感染,強化“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主題。
  運用多種手段加強和平學研究與交流。整合和平研究力量,成立一些相關的學術研究團體,如和平文化研究會等。創辦和平學專門期刊,定期召開和平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與國外開設和平學的高校聯合培養和平學方面的人才,加強和平學研究與交流等,鼓勵專家學者研究中國特色的和平學。
  開展多層次的和平教育與普及。對廣大的市民開展和平教育是構建和平南京的重要一環。可以分為5個層次,即校園、家庭、社區、區縣、城市。要針對不同的年齡層次在學校開設和平學課程。如在幼兒園和小學教育階段,可以通過文藝活動、通俗讀物等淺顯易懂的形式給學生傳授和平知識。在初中、高中階段,可開設《和平學》選修課,增進青少年對和平的認知。在相關高校內開設和平學課程,設置和平學專業。
  創辦“南京國際和平文化節”。充分發揮南京獨一無二的和平文化資源優勢,舉辦國際和平文化節,加速推進南京與世界的全方位接軌。在國際和平節上盡可能邀請聯合國和平組織的官員、其它國家政要、和平學專家、海內外致力於和平事業的團體和個人等來參加,爭取把南京國際和平節辦成海內外熱愛和平的人士共商和平事業的國際盛會、一個進行國際和平交流與研討的高層平臺。
  成立民間和平組織。借鑒國外經驗,成立民間和平組織,增強與國外和平文化交流。打造一支和平演出隊伍、一批和平使者、一批和平學校、一批和平家庭。
  打造世界青年體育、文化與和平旅游等新載體。開展以“和平”為主題的和平文化青年教育旅游項目,以“和平文化旅游”為主線,利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雨花台烈士陵園、南京抗日航空紀念館等標誌性旅游景點作為“和平文化”旅游項目的吸引點,實現旅游文化與和平教育的融合發展。
  (作者為南京市社科院院長、“江蘇文化強省研究基地”首席專家)  (原標題:讓和平成為南京新名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q76uqeg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